产品详情
在上游的聚酯产业,同样也面临着产能增长过快,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这时,投资差异化产能同样也成为了不少聚酯企业现阶段投资的重点。
项目由世界500强—浙江恒逸集团投资建设。该项目投资体量大、引领带动强,亩均投资强度超过1200万元,是宿豫区单体投资顶级规模、亩均投资强度最高的工业公司。作为宿迁化学纤维产业链链主企业,位列全市工业百强前列,2024年实现开票销售53.61亿元,税收4199.51万元,2025年仍可实现开票销售超60亿元。
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占地2050亩,是全球最大单体短纤生产基地。一期40万吨短纤项目2020年建成投产,二期30万吨短纤项目2023年投产;2024年9月启动三期建设,总投资30亿元,年产30万吨新型环保差别化短纤,目前正在主体工程项目施工,预计2025年底前建成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由逸达新材料研发的钛系催化剂可以完全替代重金属锑(催化剂),生产出更加绿色、环保的产品,有关技术在行业具有领先地位。
此外,逸达新材料还将承接集团恒逸全世界创新中心研究院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在新建车间生产所研发的绿色环保“逸钛康”短纤、低温可染的阳离子短纤、高粘高强的有光缝纫线短纤等。
新疆中泰巴州120万吨/年聚酯项目一期50万吨/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总投资为31.05亿元。
项目于2022年3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设之初,即定位于“西北地区最大的涤纶短纤生产基地”,在炼化纺产业链强链补链中积极发挥作用。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该项目生产管理上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可全面保障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有效提升,并于2024年3月26日打通全流程,稳定生产出优等产品,满足下游客户的品质需求。
2025年4月1日,新疆中泰召开中泰石化聚酯纤维项目筹备动员会议,听取项目前期准备情况。
会议指出,中泰石化聚酯纤维项目是集团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快速推进石油化学工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工程。要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战略部署,积极探索项目建设新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引进先进工艺设备、聚焦市场拓展,着力打造从资源到产品的循环经济体系,为“新中泰再出发”注入新动能。
5月20日,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平台发布年产3万吨功能性生物法再生聚酯切片和年产3万吨再生聚酯弹力纱POY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该项目由江苏衣生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投资总额16500万元,其中一期3500万元,二期7000万元,三期6000万元;
一期使用厂房5000平方米,建设功能性生物法再生聚酯切片产品中试基地,年可处理1.2万吨废旧涤纶纺织品或废PET塑料,建成年产1万吨功能性生物法再生聚酯切片产品产能;
二期使用厂房1000平方米,年可处理2.4万吨废旧涤纶纺织品或废PET塑料,建成年产2万吨功能性生物法再生聚酯切片产品产能;
三期使用厂房10000平方米,利用一期、二期工程生产的再生聚酯切片为原料,建设年产3万吨再生聚酯弹力纱POY。
佩浦集团有限公司在高分子材料循环再生领域深耕多年,旗下江苏佩浦Reo-Eco 作为一家高分子材料循环再生的环保科技公司,是全球首家以物理法工艺突破规模化量产 15D 以内超细旦纤维级切片的企业。
编后语:目前涤纶常规丝的竞争日趋激烈,而高的附加价值的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国内主要涤纶纤维企业已不断地在研发技术上增加投入,加大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差别化聚酯纤维慢慢的变成为了聚酯公司竞争的下一个战场。